由于湖底积满淤泥,蟹腹长期为淤泥所污染,故这种出自“混水”的大闸蟹,其蟹腹呈铁锈斑状称之为“铁锈蟹”。体型正方,足、背青黑,毛少而稀,腹部灰黄且杂黄铜色的,是瓯江和闽江水系的蟹,较长江蟹稍次。
有时,这些摊主的大闸蟹比较脏,特别是蟹肚子呈灰黑色,即使用刷子,至多弄到有点发黄的样子,不过摊主肯定振振有词,说这叫“铁锈蟹”,味道特别好。
如果查些古籍,对于***大闸蟹的描述是,据清宣统年间《信义镇志》记载:“蟹出***者谓之湖蟹,其特色是金爪黄毛、青背白肚,重斤许者味美。”白肚当然是一大特色,不信可以翻蟹束阁的正宗蟹,一定没有“铁锈”,养在缸里的每时每刻给买家观赏,自然也是白花花一片的蟹肚。

此中可以映射出国人的一大特色:生搬硬套、死不认账。
脏便是脏,或因为蟹的品质不济,或因为生长环境的恶劣。如果这事放到西方,比方说澳洲龙虾摊主卖两种品质有差异的货色,一定会解释说类如贵的那种来自塔斯马尼亚那边无污染区,便宜的这种来自悉尼海域,品质应该不错,但刮了几次沙尘暴,今年受到些污染,品质下降了……
“铁锈蟹”属于生造出的词汇,用来应付没多少钱的老吃客,味道问题,算个托辞。
这当然是件小事,听者可以一笑了之,买的人,一个愿打,一个愿挨,算不上欺诈。只是延伸出去,如果把些原则性错误包装得理由十足,欺世盗名,就显得相当猥琐了。
TAG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