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闸蟹公蟹没有蟹黄,有蟹黄的是母螃蟹。蟹黄是雌性大闸蟹体内的卵巢和消化腺,橘黄色、味道特别鲜美。蟹黄是成年母螃蟹的卵细胞、组织液等在体内积聚形成的。母螃蟹的卵细胞一般分为两部分,一部分受精后排出体外,繁殖出小螃蟹,剩下的一部分就积聚在体内形成了蟹黄。
秋季气候渐渐由凉到冷,大闸蟹也渐渐长壮了。母蟹的消化腺和卵巢长成了蟹黄,以准备过冬和来年繁殖生育的需要(春天蟹黄就变成蟹子)。
这时剥开蟹壳,可以看到蟹壳和蟹坨坨当中有很多黄色的、粘粘的东西,那就是生的蟹黄。煮熟了以后,蟹黄就变成红色的了,而红得越深,说明这只蟹越壮。
蟹黄指的是母蟹中有的,而蟹膏只有在公蟹中才有,公蟹中是不会有蟹黄的。蟹膏是公蟹最有营养的部分,并不输蟹黄的价值。公蟹中白色黏黏的就是蟹膏,煮熟了以后,蟹膏变成了半透明状。蟹膏越多,说明这只公蟹越壮。